秋來,去百江 |
http://www.ccjinkai.com/2022年11月18日 09:24:32 |
■曠發麗 秋來,很想去一個不遠不近的地方,不為采摘,不為收藏,只想出去走走,像風過林楊,云過山崗。百江,一個名叫百江卻不見一條江的秘境,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方,很適合安放這樣一份情懷。 百江,一個多水的名字,卻是一個多山的地方。域內奇山異峰眾多,天子山、紫燕山、金烏山、太陽山、角鹿山、柳山、南屏山、三峰山、龍塢、圭峰、筆峰、菊花峰、學士峰……有名字的沒名字的,山連山,大有“攜手”走天涯的氣概。一到秋日,這眾多的山,就有了別樣的韻味。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楓樹、杉樹、野櫻都陸陸續續的著了色,黃、紅、褐,統一而浪漫;而松樹、柏樹、樟樹,這些常年綠著的樹木,此時就很有些不情不愿,讓少許枝葉發黃,變紅,交給風搖落。我的風衣被風鼓動,也像一片大葉,迎風輕舞,下擺刷刷地響,像在彈奏一首只能撥動自己心弦的曲子。脫下風衣,丟在一地金黃里,我像一棵樹一樣站在百江的一個山崗上,在時光的年歲里褪去繁華纖塵,靜靜地欣賞秋天的韻味。 我輕盈得像一片云,腳下的枝葉一路唱著沙沙的歌,山鳥啾啾,溪水泠泠,合鳴于蒼茫的山林中。葉落山空,疏影橫斜,從容地讓陽光照進來,柔柔的金黃如水柱般在林間流瀉。此時,百江的千峰萬壑啊,正在云煙空濛里安閑地描畫一幅斑斕的油畫。 小鳥依人,倦鳥依山,我對著那些不知道名字的山,一聲聲的呼喊:嚯嚯嚯——我想聽到山的回答,但大山一直沉默不語。這些大山,就像父母看著孩子在一旁任性的調皮嬉鬧。 百江沒有江,但有三條清澈的小溪。百江的“半水”說的就是源自山間的溪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大自然永遠演繹著高山流水的神秘與傳奇。沿著一條山澗往上走,秋天的山澗清瘦曼妙,溪水清且淺,露出石頭讓出沙地。溪流,一條一縷地蜿蜒于大大小小的石頭之間。光滑的石頭上留下流水游走的記憶。石頭阻擋溪流的結果是失去了棱角。前溪、羅溪、羅佛溪,來自山里的三條溪流依偎著百江,村民們用溪水燒飯洗菜,灌溉農田,繁衍生息。 百江的“半分田”,是耕地面積近200公頃的連亙,“稻香櫻語”生態園是延綿到山腳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鋪排浩蕩。新割的稻田,剩下一溜溜稻樁,像卸下了沉甸甸的責任,輕松整齊地走向遠方,像要去天邊流浪。一垛一垛的稻草,翻開了兒時的記憶,記憶里稻草人舉著手臂站在田野。田野的果木,告別了果實,剩下空蕩蕩的枝丫在風里輕搖。陽光照進來,不再小心翼翼怕曬傷果皮曬焦葉子,而是懶懶散散地透過稀疏的枝葉,像一只無所事事的老貓慵懶的趴在陽臺上。 百江的民宿很引人駐足,走進馮家村的七彩民宿集聚地,你隨便推開一家,迎接你的都是別樣的驚喜:茶,帶著山間云霧滋養的記憶,茶水嫩綠明亮,隱隱茶香,如布衣素錦,能把心包裹得安適熨帖;菜,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筍尖、蕨菜、芝麻菜、山菇也,取天地之精華,色香味都有來自山林的信息。 喝著山茶,聽民宿主人講百江的故事。百江,早先叫“百扛”,不知是那個朝代出了個大官,他衣錦還鄉,坐的轎子用一百根扛子來抬?!鞍倏浮钡臉s耀,后來就成了村名。這個多山的地方,找一百根木頭杠子,應該不是難事,可那時的山路,讓我很難想象,怎么擺得下這么浩浩蕩蕩的排場?又聽主人講,而后因一場“伯公”與“百扛”同音鬧了個誤會,打了一場官司,而改叫“百江”。也有人說,“百江”這名字給村民們帶來了福氣,當年日軍侵犯分水時,指揮官打開地圖,一看百江,嚇出一身冷汗,以為那里是江水縱橫的水鄉,不敢冒然進犯。就這樣,百江民眾躲過了一場劫難。 秋來,帶一顆空靈的心,走進“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百江,觀看一幅幅山水畫,收獲一路滿滿的驚喜,很值。 |
原標題: 秋來,去百江 |
作者:曠發麗 網絡編輯: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