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韓迅
編 輯丨巫燕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 源丨視覺中國(000681)
盡管價格高企不下,但硅料企業的長單越簽越多。
10月17日晚,大全能源(688303.SH)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內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內蒙古大全”)近日與某客戶簽訂了《硅料采購合同》,合同約定2023年-2027年某客戶預計共向公司及內蒙古大全采購4.62萬噸太陽能(000591)級原生多晶硅。
按照PV InfoLink最新(2022年10月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價30.30萬元/噸(含稅)測算,預計采購金額約為139.99億元(含稅)。
百億硅料大單并非個例。今年以來,硅料上市公司至少已經簽訂了12筆硅料銷售長單,如果再加上“上海東方希望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6.68萬噸,硅料長單規模約為242.84萬噸,金額高達6519.18億元。
“長單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從硅料企業角度來看,未來硅料產量產能非常大,如果硅料企業不簽長單的話,一旦未來出現了硅料供給增大,下游可以隨意采購,硅料企業的銷售可能就會受到影響?!?0月18日,隆眾資訊光伏行業分析師方文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另一方面,從硅片企業角度來看,如果硅料未來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量產,再疊加一些其他因素影響,硅料價格可能又會漲,下游企業為了控制風險與成本,簽訂長單是比較有保障的?!狈轿恼硎?。
PV InfoLink的數據顯示,相對于2022年1月初的23萬元/噸,硅料的價格今年以來漲幅已經達到了約32%,而硅料的價格上漲原因就是供不應求。
長單最遠已簽至2030年
目前國內的硅料企業主要是六大企業,即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大全能源、新特能源(01799.HK)、協鑫科技(03800.HK)、東方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希望)和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洲硅業)。
從已披露的信息來看,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在內的三家上市公司今年以來至少披露了12筆重大銷售合同,其中通威股份簽訂的長單最多。
3月22日,通威股份公告稱,公司4家子公司擬與隆基綠能(601012.SH)8家子公司簽訂多晶硅長單采購協議,根據協議,雙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多晶硅交易量為20.36萬噸,預計銷售總額約442億元。
此后,通威股份在6月18日、6月23日、7月2日和9月10日又分別對外發布了5筆長單銷售合同,下游采購企業分別包括雙良節能(600481)(600481.SH)旗下的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下稱雙良包頭公司)、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包頭美科)、宇澤半導體(云南)有限公司、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晶科能源(688223.SH)及其子公司。
至此,通威股份的上述6筆長單合同預計銷售多晶硅144.22萬噸,預計銷售金額約為3573.66億元。而在2021年,通威股份的營業收入僅為634.91億元。
大全能源今年也至少簽訂了3筆巨額長單協議。
除去10月17日晚公告的4.62萬噸以外,該公司在今年2月28日和10月14日還分別與某客戶、雙良包頭公司簽訂了3萬噸和15.53萬噸的多晶硅銷售合同。
3筆合同合計銷售約23.15萬噸多晶硅,預計銷售金額約為683.15億元,這對于去年銷售金額僅為108.32億元的大全能源來說,可謂是保證了未來幾年的營業收入。
在港股上市的新特能源今年至少也簽訂了3筆長單,約合銷售硅料為68.79萬噸,預計銷售金額約2059.97億元。
除了數量越來越多,下游企業與硅料企業簽訂的長單合同的時間期限也越來越長。
例如,通威股份今年3月與隆基綠能簽訂的長單協議,僅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即兩年時間。
但是從6月開始,通威股份的長單多數都簽訂了四五年之久,基本上是從2022年簽到2026年,而和包頭美科的25.61萬噸長單最遠甚至簽至了2027年。
而大全能源與下游客戶的這3筆長單基本上也是鎖定了未來四五年的硅料銷售。其合同期限分別是“2022年-2026年”“2022年-2027年”“2023年-2027年”。
新特能源簽訂的長單時間更長。其與雙良包頭公司、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簽訂的都是“2023年1月-2030年12月”的8年長單。
短期仍供不應求
硅料長單頻現,與硅料市場預期密切相關。那么,今年的硅料產量能夠達到多少呢?能否滿足下游硅片的需求?滿足需求后,硅料價格會下降嗎?
“我們預估今年的硅料產量在80萬噸左右。如果以終端的組件環節來看,硅料供給是足夠的。但從目前硅片的擴張情況來看,80萬噸硅料產量對于硅片環節還是緊缺的?!狈轿恼龑?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是說。
西部證券(002673)研報預計,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需求達240GW,假設單W硅耗為2.9g,則硅料需求約86萬噸,硅料有效產能約78萬噸,2022年全年硅料供需結構處于十分緊張的狀態。
部分硅料企業也預期,硅料供不應求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通威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全年,雖硅料新增產能有所釋放,但相比下游環節,硅料產能仍相對較少。后期價格走勢主要取決于硅料階段性供需關系變化?!?/p>
大全能源相關負責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公司一期10萬噸擴產項目預計在2022年一季度開工建設,并于2023年二季度建成投產。二期項目時間表未定,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推進?!笆芤嬗谡叩姆龀?,下游硅片產業也在進行產能擴張中,且增速高于硅料,硅料環節依然是光伏制造主產業鏈中產能相對較少的環節,硅料供應緊張將會持續?!?/p>
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硅料價格處于超高盈利區間,在今年四季度末及明年將處于利潤回歸正常水平的過程中?!皬哪壳肮枇袭a能釋放速度來看,預計2023年硅料行業仍處超額收益區間?!?/p>
而作為“顆粒硅龍頭企業”的協鑫科技,也在著力提升顆粒硅的市場占有率。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顆粒硅產品供不應求,未來將持續提升顆粒硅產量,滿足客戶需求?!?/p>
不過,市場變化或已在發生。
“我們預計今年四季度多晶硅價格大概率會出現一定回調,但回調幅度不會特別大,具體還要看11月份長單簽訂的情況?!狈轿恼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有部分下游企業目前已經開始對硅料的價格有了一點話語權,“之前是上游說多少價格就是多少價格,現在已經可以談一談了,這是一個松動的表現。估計在11月底、12月份左右,硅料價格會有一定的回落?!?/p>
從長期來看,硅料將實現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1年光伏行業發展回顧與2022年形勢展望》,在多國“碳中和”目標、清潔能源轉型及綠色復蘇的推動下,樂觀估計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330GW,對應多晶硅需求約為111萬噸。
有研究數據表明,到2023/2024/2025年底,國內硅料產能將分別達到227萬噸、383萬噸、618萬噸,全年產量預計將可達130萬噸、150萬噸、190萬噸。
這或許也是硅料企業愿意與硅片企業鎖定長單的一個因素。
E N D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吳梓楹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