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安聯財險的股權吸引了多路資本的入局,如今映雪投資因自身原因無奈離場。京東安聯3.33%股權被法拍背后,背靠京東的京東安聯為何“增收不增利”,且長期處于虧損邊緣?
近日,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京東安聯”)第五大股東——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簡稱“映雪投資”)所持有的3.33%股權在阿里拍賣平臺完成拍賣,安聯集團(Allianz SE)以5750萬元競拍成功,競拍后持股比例將升至53.33%(注:評估價、起拍價均為5750萬元)。
根據法院裁定,在申請執行人上海原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執行人映雪投資仲裁案件中,該法院判決被執行人映雪投資應支付本金5000萬元、利息105.7萬元,但映雪投資至今未履行,故裁定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映雪投資名下持有的京東安聯3.33%股權。
(資料圖)
映雪投資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并不順利。據《中國經營報》2020年12月的報道,映雪投資旗下一只產品連踩十來個雷,分別包括19新華聯(000620)控MTN001、15西王01、16西王01、16西王02、18西王CP001、19西王SCP001、19西王SCP002、19西王SCP003、17泰禾MTN001、18泰禾01等。
此外,映雪投資還面臨控股公司被處罰,實控人成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等狀況??梢?,昔日私募界“標桿”遭遇了不小的“危機”。
長期處于虧損邊緣的京東安聯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原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24日,2018年7月,銀保監會批準同意,安聯財險注冊資本由8.05億元增至16.1億元,由京東電商、信達產權、匯京通達、映雪投資認購新增注冊資本。
完成增資后,安聯集團出資8.05億元(持股50.00%),京東電商出資4.83億元(持股30.00%),信達產權出資19,964萬元(持股12.40%),匯京通達出資6874.7萬元(持股4.27%),映雪投資出資5361.3萬元(持股3.33%)
(截自京東安聯2021年年報)
2018年7月,映雪投資出資5361.3萬元持股3.33%,如今以5361.3萬元拍賣3.33%股權。據此計算,過去的四年時間,京東安聯的股權溢價比例為7.25%,平均每年溢價比例為1.81%。
映雪投資為何在京東安聯身上沒賺到錢?這或與后者長期“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有關。
根據京東安聯披露的年報,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同比增長13.07%;實現凈利潤3272.77萬元,同比增長20.77%;
2019、2020年及2021年,京東安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38億元、23.82億元、32.00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452.77萬元、3855.84萬元、241.11萬元。
2022年上半年,京東安聯實現保費收入23.16億元,上年同期保費收入26.62億元;實現凈利潤942.51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1707.31萬元。(注:上半年業績來自京東安聯披露的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安聯營業收入保持連年增長的同時,其應付手續費及傭金、應付職工薪酬都在連年上漲。2018-2021年,京東安聯應付手續費及傭金分別為0.46億萬元、1.01億元、3.10億元、1.32億元;應付職工薪酬分別為1685.04萬元、2346.23萬元、3073.21萬元、5839.39萬元。
再加上應付分保賬款、應付賠付款、應該稅費等費用,導致京東安聯長期處于虧損邊緣。
京東在話語權上超過安聯集團?
對于京東集團而言,京東安聯是其布局保險的一次成功落子。
在入股安聯財險之前,京東謀求保險牌照之心已久,曾表示將通過申請牌照或通過投資購買的方式進入保險業。而安聯財險也在謀求與互聯網巨頭合作。2015年11月,百度、安聯保險、高瓴資本宣布三方擬聯合發起成立全新的互聯網財險公司——百安保險,不過,百安保險始終沒有獲批。
直到京東與安聯的聯姻,安聯保險的內資重要股東最終得以落實,這也被業界視為京東正式拿下保險牌照。雖然京東只持股30%,而安聯集團持股50%,但公司名稱為“京東安聯”而并非“安聯京東”,足以說明在話語權上京東并不弱于安聯集團。
首先,京東安聯2021年報披露,自2021 年 4 月起,毛偉標先生擔任本公司董事長。毛偉標先生自 2020 年 10 月加入京東集團,擔任集團副總裁兼保險板塊總裁,整體負責京東集團的保險及相關業務發展和管理工作。
其次,以京東電商與京東安聯合作的退貨運費險為例。京東安聯2021年報披露,退貨運費錢為京東安聯貢獻了10.58億元保費收入,為京東安聯第二大保費收入險種。但與此同時,退貨運費險也是京東安聯賠付支出最大的險種,全年賠付金額8.47元。
據此計算,退貨運費險也為京東安聯貢獻了2.11億元營業利潤。
2021年,京東安聯從4家關聯方獲取的保費收入共計12.08億元。其中,上海率盛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為京東科技旗下公司,2家京東世紀均為京東電商旗下公司,而京東大藥房(青島)連鎖有限公司未京東健康旗下公司。
(截自京東安聯2021年年報)
與此同時,京東安聯又向京東世紀、上海率盛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支付原保險合同賠款4.36億元、1.74億元;向關聯方:津投保險(京東科技旗下)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3.16億元;向關聯方:宿遷智遠、京東世紀、宿遷嘉時(2家京東電商旗下、1家京東科技旗下)支付的技術服務費共計1.23億元;以及向關聯方(京東電商、京東云、京東物流等)支付的其他各項費用0.57億元。
據此計算,京東安聯從關聯方京東獲取12.08億保費收入的同時,卻又向關聯方京東支付了賠款及各項費用7.90億元。
根據上文報道,2021年京東安聯的營業收入為32.00億元,按照京東為京東安聯帶來的12.08億元保費收入計算,京東為京東安聯貢獻了37.75%的營業收入。綜上不難想象,京東在京東安聯的話語權或超過安聯集團。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開甲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映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