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政府發布了《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科技成果評價與金融聯動機制,推動成果評價與技術交易、銀行信貸、創業投資、上市融資結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這是近年來海南推出一系列“組合拳”措施,不斷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高速路”,打通技術成果走向市場“最后一公里”的行動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專利授權總量從2011年的784件增長到了2021年的13632件,增長17倍;技術合同交易額從2011年的3.4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億元,增長8.2倍。這是海南科技成果轉化活躍度大幅攀升,科技創新所取得的亮眼成績。這份數據成績單的背后,是海南持續營造科技成果轉化良好生態,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和效益,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
探索建立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近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公布了一批共170多項用于專利開放許可及知識產權掛牌交易的項目,如海上石油泄漏除油系統、近紅外光譜草莓品質評價方法、果穗快速采摘脫殼器等,吸引了不少企業的關注。
這批專利采用階段性免費許可的形式向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內的企事業單位開放,免費開放許可期限1—5年。此外,科技城內的企事業單位可以低于市場價50%的價格,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購買集中掛牌交易的知識產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作為海南唯一入選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的園區,積極創設知識產權特區,在全省率先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工作,探索專利運營新模式,倡導讓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負責人說,為“喚醒”科技城創新主體“沉睡”專利,該科技城以專利開放許可、知產掛牌交易活動等為抓手,對企業進行全鏈條支撐。
此外,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還將進一步探索建立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五合一”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推進創新一體化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設。
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
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萬逸教授帶領團隊多年潛心研究、積累技術,研制出微生物檢測裝備。這項成果可以實現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農業養殖的監測和預警。
萬逸團隊是海南“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在海南省科技廳和海南大學的推動下,采用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所有權的方式,海南大學將科技成果95%的所有權賦權給萬逸團隊,賦權后萬逸團隊采用作價投資的方式,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以股權的方式作價投資。
海南大學是全國第一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者長期使用權的試點單位。海南大學科學技術發展院院長鄒勇華告訴記者,該校積極探索科技成果所有權賦權試點工作,2022年4月印發了《海南大學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管理規定》,制定了賦權工作流程圖,規范了賦權申請,促進更多原創性科技成果“落地開花”。通過備案制,教師成果轉化不再需要海南大學二級機構黨政聯席會議審核,可直接到該??茖W技術發展院報備,大大簡化了成果轉化審批程序。
“海南大學不僅賦予科研人員95%成果所有權,以及轉讓談判權,所屬學校5%的成果所有權也可以優先轉讓給發明人,這樣就實現了發明人擁有該成果100%的所有權,激發了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鄒勇華說。賦權工作開展不到兩年時間,海南大學已有6個項目申請賦權轉化,作價投資金額達5280萬元。
“28.52億元
海南專利授權總量從2011年的784件增長到了2021年的13632件,增長17倍;技術合同交易額從2011年的3.4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52億元,增長8.2倍。”(王祝華)
關鍵詞: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銀行信貸 創業投資 上市融資